6月21日22时57分37秒
迎来“夏至”节气
过了这天,太阳将走“回头路”
白天渐短,黑夜变长
夏至含义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斗指午;太阳黄经90°。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夏至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气温高、湿度大、不时出现雷阵雨,是夏至后的天气特点。夏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古时也是民间“四时八节”中的一个节日,自古民间有在夏至拜神祭祖的习俗。此外,夏至后,人们普遍会食用清补凉汤、凉茶、酸梅汤等来避暑。
夏至三候
一候鹿角解,意思是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并且认为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
二候蝉始鸣,意思是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
三候半夏生,意思是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比如半夏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夏至习俗
祭神祀祖:夏至是“四时八节”之一,民间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
消夏避伏: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
夏至南北要吃面:自古以来,中国一些地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夏至节:夏至属于中国民间重要的节日,古时称“夏节”、“夏至节”。清代之前的夏至日曾全国放假,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以避夏日酷暑,名曰歇夏。宋代《文昌杂录》里记载:“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
《夏至》
长卿
夜半惊岚偃旗旌,朝闻远鸦方初醒。
狸奴几下偷翻书,何时听得螗蜩鸣?
亲爱的现代学子
送你一缕阳光,收获成功能量。
送一缕清风,吹散烦恼心舒畅。
送一片绿色,为你带来了阴凉。
送上夏至祝福,祝你幸福万年长。
祝夏至快乐!
来源|电子信息学院
编辑|付庆宝
责编|韩亚建
版权所有: 山东现代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Copyright 2018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3013327号-2
技术支持:山东三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