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教学
ACADEMIC TEACHING
教务教学
ACADEMIC TEACHING

附件1: 编号: 山东省高等学校计算机公共课 教学改革立项申报书

附件1:

编号:

 

 

 

 

 

 

 

 

 

 

山东省高等学校计算机公共课

教学改革立项申报书

 

 

 

 

 

 

 

 

 

 

   基于高职层次的《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教改项目

     成洪静

   (盖章)

   

 

 

 

山东省教育厅制

 

 

 

 

 

1.本表制好电子版本后一律用A4纸打印装订成册,表内空格不够可加页。

2.项目类别根据项目的性质填写“教改项目”或“资源库建设”。

3.项目负责人只限一人。

4.封面编号一栏不需填写。

 

 

申报者的承诺

 

我承诺对本人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如获准立项,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申请者(签章):

 

  

 

 

 

项目负责人情况

 

 

 

 

 

 

 

工作单位

山东现代职业学院

姓名

成洪静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1978.3.6

学历

研究生

学位

硕士

行政职务

教研室副主任

专业职务

助教

研究专长

软件与理论

E-mail

435094368@qq.com

联系电话

13082741851

通讯地址及邮编

经十东路20288号

 

2010.11—2011.1 计算机文化基础 高职学生 48

2011.2—2011.6 java程序设计 高职学生 64

2011.9—2012.1 C语言程序设计 高职学生 64

2012.2—2012.6 java程序设计、 高职学生 64

C语言程序设计 高职学生 64

 

 

 

1、浅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教学改革 2011.12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已发表

2、关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的探讨 2012.6 课程教育研究 已发表

3、《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训指导书》主编

4、《计算机文化基础》 参编

 

项目主要成员情况

姓名

年龄

专业技术职务

行政职务

工作单位

主要教育

研究领域

承担工作

签章

高立丽

35

讲师

院长助理

山东现代职业学院

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拟定方案

 

王书新

30

助教

专职教师

山东现代职业学院

计算机应用技术

调研及课件制作

 

樊冬梅

28

助教

专职教师

山东现代职业学院

计算机应用技术

调研及课件制作

 

李文娜

28

助教

专职教师

山东现代职业学院

计算机应用技术

调研及课件制作

 

 

 

 

 

 

 

 

 

 

 

 

 

 

 

 

 

 

 

 

 

 

 

 

 

 

 

 

 

 

 

 

 

 

一、立项依据及目标

1.现状与背景分析(包括已有研究实践基础)。

C 语言是一种被广泛学习、普遍使用的计算机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必修语言课程,是学习《数据结构》、《VB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等课程的基础。该课程在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具有较强技术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并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学做一体化”。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体会到该课程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具有程序设计思想和较强编程能力的目的。

目前,传统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模式一直是以介绍语法为主线,配上一些作为语法应用示例的简单程序,在培养学生编程能力的方面有所欠缺,忽视知识的应用,造成学生即使掌握了基本的语法知识,也写不出程序的尴尬结果。

现在高职高专学生,虽然数理逻辑能力不强,但在许多方面也有自己的优势,存在着较为典型的个体特征。在思维类型方面,经研究发现,高职学生一般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因而他们大都不喜欢“啃书本”,所以知识基础较差,这也是高考分数不高的原因。但他们动作与形象思维相对较强,因而喜欢动手操作与实践活动,喜欢直观的、整体的感知事物,跟着感觉走,能在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

这种特点在高职实训教学中得到了验证: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精神萎靡,在实训过程中嫣然换了样---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实训过程中。

通过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以及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状态的分析,根据课程本身特点, 该课程如仍沿袭有利于数理逻辑智力发展的教学模式,忽视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的特点,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学习效果降低,不利于学生日后计算机专业方向的深入学习。因此,应对改革C语言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以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

 

 

 

 

 

 

 

 

 

 

2.研究内容、目标、要解决的问题,主要特色。

(1)研究内容

通过对现状的分析,《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现有的教学模式达不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模式的改革值得研究,并且如何将新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中更值得探索。本课题主要对本院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生源特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及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深入研究如何将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及项目导向这些教学模式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2) 研究目标

本课题组针对研究内容所发现的问题,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种适合高职层次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模式,并将这种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同时与多媒体课件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作用,达到最佳预期的教学效果。

(3)要解决的问题

①学生的基础较差,对于学习内容感觉比较抽象,如何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的生动形象,让抽象的理论更加的形象化。

②教材不符合学生的特点。一般C语言比较经典的教材,都是面向于大学本科层次,不太适合高职高专的教学。

③学生没有学习兴趣。高职高专主要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对于这样一门稍带研究性的课程,当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听不懂,或是学习中没有成就感时,就会表现出无兴趣。

④理论性较强。C语言作为一门计算机语言,需要让学生从人解决问题的角度转向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角度,这种思维方式相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接受。

(4)主要特色

①教学模式----通过案例教学引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任务设计使学生获得成就感,通过项目导向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方式。

②多媒体课件----模拟现实情境,模拟案例实现过程,生动形象化,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3.研究过程及主要研究方法。

(1)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将从20125月立项到201412月结束,研究时间持续两年半,研究过程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5月——20132月)。从20125月到20128月期间的主要工作包括了解该课题研究的现状及背景,做相关调查研究,建立课题研究设想并撰写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等。从20129月到20132月,这期间的主要的工作包括组建研究小组,确定小组成员为担任过C语言程序设计的专职教师,并对成员培训,建立实验班,进行实验前检测和开展初步实验工作。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33月——20146月),这一阶段是深入探索阶段。主要的工作包括组织课题小组成员依照设计思路和框架进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多媒体课件的编写制作,特别要注意在课件中体现任务驱动、案例教学、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定期开展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如实验教师的培训、观摩研讨课、课件比赛等。本阶段定期进行阶段性小结,以及资料收集和成果总结工作。

第三阶段:总结鉴定阶段(20147月——201412月),这一阶段为总结思考阶段。主要的工作包括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实验前后的班级学习实效性纵向对比;以及实验班与普通班的横向对比;撰写研究报告、整合多媒体课件等课题解题的准备工作。

(2)研究方法:

①调研法。可运用采访、座谈、问卷、一般统计等具体方法,了解当前IT企业对毕业生在程序设计语言方面的需求;同时了解高职学生学习能力及学习态度,研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疑难问题和需求,掌握课题研究情况,明确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标。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②研讨法。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借以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③个案分析法。开展课题研讨活动,收集典型个案,认真剖析、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深入研究。

④经验总结法。注意搜集积累和总结课题研究中多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提升教学理念。积极参加与课题有关的研讨会,不定期召开阶段总结会,交流经验。

 

 

 

4.预期效果与具体成果。

本项目主要是围绕《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对现有教学模式及现状进行研究,将任务驱动、案例教学、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融入多媒体课件中。该课件首先在计算机相关专业中使用,然后在电子信息学院内部推广,预计受益学生每届可达300人左右。

(1)预期效果:

①使学生掌握C语言的特点和编程思想,为以后学习数据结构、VB、JAVA等计算机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②使部分接受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更深刻的领悟C语言的精髓,具备参加相关技能大赛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

③使学生具备的设计与编程能力基本上满足IT企业的需求,一定程度上提高就业率。

(2)具体成果形式:

①关于课题研究的相关论文2篇。

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多媒体课件。

③《C语言程序设计》试题库及任务库。

④网络教学平台。

⑤将研究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整合成电子教材,最终形成纸质教材。

 

 

 

 

 

 

 

 

 

 

 

 

 

 

 

5.结题形式(教材、教学光盘、网络平台、资源库、教学案例、研究报告、论文等)

①关于课题研究的相关论文2篇。

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多媒体课件。

③《C语言程序设计》试题库及任务库。

④网络教学平台。

⑤将研究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整合成电子教材,最终形成纸质教材。

 

 

 

 

 

 

 

 

 

 

 

 

 

 

二、具体安排及进度

2012年 5月—2012年 6月 收集资料、确定整体思路

2012年 7月—2012年 8月 校外校内调研

2012年9月—2013年1月 组建研究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

2013年2月—2013年3月 建立实验班,进行实验前的检测工作

2013年 4月—2014年 3月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使用,在教学中逐步完善课件的内容,网络教学平台的搭建及使用

2014年 4月—2014年 6月 多媒体课件的修改、充实、完善,试题库、任务库及电子教材的整理

2014年7月—2014年12月 数据处理、结果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三、经费预算

序号

经费开支科目

经费预算金额(元)

1

校内外调研费

2000

2

资料、书籍费

1000

3

论文发表版面费

3000

4

耗材费

500

5

 

 

6

 

 

 

总 计

6500

四、拨款账号(用于拨付课题经费)

学校开户行:

户名:

账号:

 

 

 

 

五、项目负责人所在学校意见(学校有配套经费的请注明)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六、专家组意见

意见

 

 

 

 

 

 

 

 

 

 

 

 

 

 

 

 

 

 

 

 

 

 

 

 

 

 

 

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附件2:

山东省高等学校计算机公共课

教学改革立项申报汇总表

 

推荐学校(盖章): 填报日期:2012 年 月 日

课题名称

主持人姓名

联系电话

备注

 

 

 

 

 

注:此表用EXCEL文档填报。

 

 

 

附件3:

山东省高等学校计算机公共课

教改立项工作高校联系人信息表

学校

姓名

部门

职务

电话

传真

手机

电子邮箱

 

 

 

 

 

 

 

 

 

 

注:此表用EXCEL文档填报。

 

版权所有: 山东现代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Copyright © 2018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3013327号-2 技术支持:山东大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0531-89703479(工作日:8:00-17:00 )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东路20288号